有许多衷热
1.鲧流羽山
治水旧事1/2 -此事我怎能忘记!
治水旧事2/2 -召集手下商议治水方略
2.开凿龙门
开凿龙门1/4 -遇山开山!
开凿龙门2/4 -继续动工
开凿龙门3/4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开凿龙门4/4 -两岸对望,中为伊水,就叫伊阙
3.改堵为疏
丈量山海1/3 -那我在治水途中丈量山海
丈量山海2/3 -有了山川,那其中的百姓呢?
丈量山海3/3 -治水之行收获颇丰啊
分别九州1/3 -这样可有什么好处?
分别九州2/3 -之前从未有人想到过
分别九州3/3 -划分九州之事必将流传!
伯益问询1/1 -找人为伯益讲解
改堵为疏1/5 -但可不止这么简单
改堵为疏2/5 -最后还要让水流入大海
改堵为疏3/5 -此事还与高地地势有关
改堵为疏4/5 -伯益你明白了吗?
改堵为疏5/5 -只能征走附近部落的青壮了
4.台桑成婚
前置条件:完成涂山氏任务[消灭乘黄部落]
桑台成婚1/5 -没想到帮涂山氏竟帮出一桩婚事
桑台成婚2/5 -可我成婚后便要继续去治水了
桑台成婚3/5 -我只能在涂山逗留四天
桑台成婚4/5 -感受最后的温存吧
桑台成婚5/5 -女娇,你一定要等我
5.三过家门
前置条件:完成涂山氏任务[消灭乘黄部落]
三过家门1/3 -听到我何尝不揪心
三过家门2/3 -我何尝不想教儿子学语
三过家门3/3 -你们帮我销个口信就好
6.望夫石
前置条件:完成涂山氏任务[消灭乘黄部落]
1/5望夫石 -我何尝不知道她在眺望我
2/5望夫石 -我何尝未听见她在歌唱
3/5望夫石 -可乱了心神便会耽误治水进度
4/5望夫石 -我的心中也在滴血
5/5望夫石 -为了治水,必须有所付....
7.禹铸九鼎
前置条件:将洪水导入大海,完成事件[分别九州]
禹铸九鼎1/2 -记录在册还不够?
禹铸九鼎2/2 -九鼎定会成为国之重器!
8.皋陶作刑
皋陶功绩1/6 -先生曾经有何作为
皋陶功绩2/6 -先生也是两代老臣
皋陶功绩3/6 -如何能做到公正严明?
皋陶功绩4/6 -这是否过于严苛?
皋陶功绩5/6 -先生真是伟大之人
皋陶功绩6/6 -这一天会到来的
9.后稷治农
后稷功绩1/2 -原来先生已是两代老臣
后稷功绩2/2 -先生你堪称伟大!
10.伯益著经
伯益著经1/4 -很厉害的能力
伯益著经2/4 -为何不将鸟兽都记录下来呢?
伯益著经3/4 -这本书取什么名字
伯益著经4/4 -此书必会流传千古
11.舜禹禅让
前置条件:将洪水导入大海
洪水平定1/1 -前去拜见舜帝
舜帝赏赐1/1 -谢过舜帝
舜帝论功1/5 -我恐怕难以胜任
舜帝论功2/5 -皋陶功不可没
舜帝论功3/5 -为何不以占卜吉兆来选继任?
舜帝论功4/5 -行礼接受继任
舜帝论功5/5 -我会像尧舜一样吗?
12.神女治水
治水之计1/2 -治水.... .治水....
治水之计2/2 -你是何人?
梦醒1/1 -我想到办法了!
13.收服兽众
完成任一灭亡兽族部落的方略即可触发对应事件
收降腾蛇 -假龙终究是假龙,当不得真
收降雍和 -猿猴,安能僭作百兽之灵?
收降乘黄 -我之千岁,在民颂德,不在寿
收降灌灌 -哈哈,笨鸟!
14.抚民剿夷
前置条件:完成有鬲氏任务[完成五个其他部落的所有任务]
15.对弈
前置条件:完成有穷氏任务
①实行政策,使野兽达到最高等级
②在战斗事件中战胜后羿
1/4初见有穷 -驱兽之道,正是伯益所长
2/4完成对有穷氏备战 -兽兵已备,做好的战斗准备!
3/4再战有穷氏族人 -备战完成,找后羿讲道理!
4/4与有穷氏合邦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6.良渚遗脉
前置条件:完成防风氏任务
①实行政策,使弓兵达到最高等级
②在战斗事件中战胜防风氏
1/4初见防凤 -传令,铸造箭矢,训练弓兵
2/4完成对防风氏备战 -装备箭矢,准备发兵
3/4再战防凤氏 -穿这些小巨人吧
4/4与防风氏合邦 -巨人们,帐下听令!
17.颛顼遗勇
前置条件:完成高阳氏的部落任务
①实行政策,使枪兵达到最高等级
②在战斗事件中战胜高阳氏
1/4初见高阳 -锻炼枪兵?正是我部所长!
2/4完成对高阳氏 -备战以我所长,攻敌之短
3/4再战高阳氏 -让高阳氏知道,谁才是黄帝后裔
4/4与高阳氏合邦 -颛顼遗脉,业已拜服
18.禹征三苗
前置条件:灭亡三苗部落
Ps:三苗在统合所有部落并将洪水引入海口后通过感化收降不可解锁该成就
19.高铸提防
前置条件:水势上限达到200
高筑堤防 -哈哈,高筑堤防,与疏水不矛盾
20.百兽之尊
前置条件:灭亡所有兽族部落
关于无悔华夏大禹治水事件有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在成功统一之后可以试试其他结局哦~
大禹治水发生在什么时候
1、大禹治水是在黄河流域,河南洛阳南郊。
2、禹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
3、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4、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
5、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水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以上的内容即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