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分散剂的定义及其与分散质的关系,详细阐述了分散质粒子大小对浊液、胶体和溶液的分类,指出只要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就可以形成胶体。此外,文章也解释了乳浊液与牛奶的区别。总之,分散剂在制备胶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偏爱的网友们一定不要错过哦,跟着神奇下载网编辑一起了解了解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散剂定义 分散剂在胶体制备中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01微米的分散系叫做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纳米到01微米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纳米的分散系叫做溶液。
要讲明胶体的概念,先看分散系的概念吧: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迅迹镇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溶液,胶体,悬浊液或乳浊液亩粗都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划分的: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悬浊液或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 只要分散质满足以上的要求,就形成胶体。州和牛奶是乳浊液,而并非胶体(绝对没有错!)。胶体有很多一般溶液没有的性质,例如:胶体有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聚沉现象(明矾净水的原理)和渗析(血液透析的原理)。
固体或液体(分散质)分散在气体(分散相,也叫分散剂)中的分散体系叫做气溶胶。比如,烟、尘、雾、云等都是气溶胶。从这袭备一定义来看旁禅余,分散剂必须是气体,而分散质不运滚是气体,而是固体或液体。
分散系是物质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内容主要涉及胶体的制备、性质、鉴别、提纯,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与计算。
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剂。即:
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
分散系包括: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
一.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上面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晶体间的关系是一般转化关系,有例外情况)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即分散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即分散剂)
说明:
(1)溶液是分散系中的一种,其分散质通常是分子或离子,大小为10—9m以下。
(2)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多为透明。
2、常用的溶剂
无机溶剂:H2O,NH3(液),HF(液)等。
有机溶剂:C2H5OH,O(C2H5)2,丙酮,苯,CCl4,氯仿(CHCl3),CS2,汽油等。
3、溶液的分类:
①按状态分成
固体“溶液”:例如合金
液体“溶液”:例如水溶液
气体“溶液”:例如空气
②按饱和程度分类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溶液不能再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1)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或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的质量x: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的质量x: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的质量x:
其方法是:先求原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的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的质量,并列相应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
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再求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5.溶液的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ω):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庆搜度。
(2)物质的量浓度(c):以1L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溶质表示的溶液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必须知道溶液的密度):c=1000ρω/摩尔质量(溶质的)
注意:
既然溶解度是指“溶解的最多克数”,那么得到的必定是饱和溶液。但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因为它指的是溶质不能再溶解了,并不是说溶质溶解了很多,如CaCO3饱和溶液中溶质 浓度很小。同样,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逗差陆,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大小介于10—7—10—9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胶体的分类
按分散质的组成分为:
粒子胶体:如Fe(OH)3胶体,Al(OH)3胶体
分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所得分散系,淀粉溶于水所得分散系
按分散剂的状态分成:
液溶胶:如Na2SiO3溶于水所得分散系,肥皂水
固溶胶:有色玻璃
气溶胶:烟、云、雾
3、胶体的性质、提纯、凝聚方法
胶体的性质及意义
胶体的性质 原 因 意 义
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胶粒对光的散射 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方法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胶粒与水分子撞击产生的不规则运动 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胶体的聚沉 胶体粒子结合成大颗粒而沉降 破坏胶体,如做豆腐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胶粒带电荷 静电除尘
粘性 总表面积大,吸附性强 胶水
渗析 胶粒直径大于小分子、离子直径而不能透过半透膜 净化胶体
4、胶体的制备
(1)物山顷理法:
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
(2)水解法:
[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
(3)复分解法:
〔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 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 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AgI胶体。
〔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
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Ag++I—=AgI(胶体)
SiO32—+2H++2H2O=H4SiO4(胶体)
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
5、常见的胶体分散系
①FeCl3溶液,AlCl3溶液或明矾溶液,水玻璃,肥皂水等。形成胶体的原因是盐水解生成不溶物所致。
FeCl3溶液:Fe3++3H2O=Fe(OH)3(胶体)+3H+
明矾溶液:Al3++3H2O=Al(OH)3(胶体)+3H+
水玻璃:SiO32—+3H2O=H4SiO4(胶体)+2OH—
肥皂水:C17H35COO—+H2O=C17H35COOH(胶体)+OH—
②Ag++X—=AgX(胶体)
③土壤胶体。
④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
⑤有色玻璃,如蓝色钴玻璃(分散质为钴的蓝色氧化物,分散剂为玻璃)。
⑥烟、云、雾。
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 10—9m 10—9m~10—7m 10—7m
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多数均一、透明、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分散质微粒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碘酒 肥皂水、淀粉溶液 泥水
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渣宽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胶枯梁中体种类很多,按照分散剂的不同没山,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分散剂是液体的,叫做液溶胶,如Fe(OH)3
豆浆属于胶体
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
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塌行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扮衫凳、淀粉胶体、蛋白质、血液、豆浆、墨水、涂料、肥皂水、AgI、Ag2S、As2S3
分类: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
气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气态物质:如雾、云、烟
液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液态物质:如Fe(OH)3胶体
固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固态物质:如有色玻璃、合金
分散系的组成:分散厅旅质、分散剂
分散系的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气 空气
气——液 汽水、泡沫
气——固 泡沫塑料
液——气 云、雾
分散系 液——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液——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气 烟灰尘
固——液 糖水、油漆
固——固 有色玻璃、合金
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
溶液 <1nm 分子、离子,均一稳定透明
分散系 胶体 1nm~100nm 大分子、分子聚集体,均一、介稳定
浊液 >100nm 固体颗粒、液珠,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分散剂是将分散质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决定了该混合物是浊液、胶体还是溶液。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中间状态。只要分散质粒子大小符合条件,就能形成胶体。分散剂在制备胶体中非常关键,乳浊液与牛奶的区别也在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于分散剂定义主题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偏爱的网友!更多丰富主题,多多支持神奇下载网,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更新和进步的源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