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衷热新浪微博的朋友想明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花朵像白鸽,被称为植物中的绿色熊猫的是什么树相关内容,有需要的朋友继续往下看吧。
新浪微博: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花朵像白鸽,被称为植物中的绿色熊猫的是什么树
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花朵像白鸽,被称为植物中的绿色熊猫的是什么树
红豆杉
金花茶
珙桐
答案:珙桐
二、森林驿站玩法
1.首先玩家需要打开手机微博,搜索“熊猫守护者”并关注,点击下方【客服】;
2.进入聊天界面后,选择【游戏入口】—点击【森林驿站入口】即可进入森林驿站;
3.在游戏界面,我们选择【领能量】就可以看见今的【森林小课堂】了;
4.进入小课堂参与答题,答对可180g饲料。
我国国家的一级保护植物有什么?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蕨类植扰行亏物
玉龙蕨
属于鳞毛蕨科,拉丁学名Sorolepidium glaciale Christ。�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升。叶柄和叶轴表面都布满覆瓦状鳞片。鳞片棕色,老时苍白色,边缘具细锯齿状睫毛。叶片线状披针形 ,具短柄,一回羽状或二回羽裂。孢子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无盖。
主要生长在高山冻荒漠带,常见于冰川边缘或雪线附近,在碎石和隙间零星散生。暖季(7~8月)地表解冻后可短期迅速生长。�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三省区毗邻的高山上,零星分布。为中国特产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华水韭
属于水韭科水韭属,拉丁学名Isoetes sinensis。
多年生沼泽植物。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呈2~3瓣。向上丛生着多数为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叶多汁,草质,鲜绿色,线形,长15~30厘米,宽1~2毫米。孢子囊椭圆形,长约9毫米,直径约3毫米,具白色膜质盖。大孢子囊常生于外围叶片基的向轴面,内有少数白色粒状的四面形大孢子;小孢子囊生于内部叶片基部的向轴面,内有多数灰色粉末状的两面形小孢子。�
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主要生长在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65。 孢子期为5月下旬至10月末。
分布于江苏南京,安微休宁、屯溪和当涂,浙江杭州、诸暨、建德及丽水等地。水韭属是水韭科中唯一生存的残遗属,有重要科研价值。
光叶蕨
属于蹄带戚盖蕨科,拉丁学名Cystoathyrium chinense。
多年生草木,植株高约40厘米。根状茎粗短。叶密生,叶柄短,基部有褐棕形小鳞片。叶片长30~35厘米,宽5~8厘米,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二回羽裂,羽片30对左右,近对生。孢子卵圆形,不透明,表面被刺状纹饰。�
分布区属四川盆地西缘,“华西雨屋”的中心地带,气候终年潮湿多雾,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为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pH值45~55。多生长于阴坡林下,晚春发叶,7~8月形成孢子囊,9月成熟。�
为中国特产种,仅分布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数量极为稀少。
被子植物
革苞菊
属于菊科,拉丁学名Tugarinovia mongolica。
多年生草本。根顶部包被多层棉毛状枯叶柄纤维,无地上茎。叶基生,莲座状,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15厘米,羽状浅裂至深裂或全裂。雌雄异株。雄株头状花序较小,小花的花冠为管状,白色5裂,花药粉红色或淡紫色,基部有丝状长尾;雌株头状花缓神序较大,小花花冠也为管状,白色5裂,有退化雄蕊5枚。被果长圆形,长8~10毫米,密被长柔毛米。
为强旱生植物,主要见于荒漠草原或荒漠地带,分布区年降水量80~250毫米。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的石质残丘顶部或砾石质坡地,可形成局部的小形群落。花果期5~6月。
仅分布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布部、巴彦淖尔盟北部、伊克昭盟西部及与蒙古毗邻的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带。为内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特有种,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长蕊木兰
<!--enpcontent-->
属于木兰科,拉丁学名Alcimandra cathcartii。
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60厘米。叶革质,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花纯白色,长55~6厘米,宽2~25厘米,无托叶痕,气味芳香。
生长于海拨1200~24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偏阳性树种,多生长在山地上部东南坡或山脊上,幼树需要在全光照下生长。土壤要求为酸性,有机质含量高。花期5月,果期9~10月。
零星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及西藏墨脱。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价值。树干通直,木材优良,花美观而芳香,为产区的稀珍造林树种,也可作城乡庭园绿化树种。
藤 枣
别名苦枣,属于防己科,拉丁学名Eleutharrhena macrocarpa。
木质藤本。嫩枝稍有柔毛。叶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95~22厘米。雄花序有花1~3枚,簇生状,着生落叶腋部,花瓣、雄蕊都为6枚。果序着生于无叶的老枝上着,核果椭圆形,成熟时橙红色,长25~3厘米,直径17~25厘米。种子椭圆形,长15~17厘米。
为低山沟植物,生于海拔620米低山沟谷季节雨林边缘。土壤为紫色砂岩形成的黄壤,有机质层厚。果期2~3月。
目前仅见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个体极少,经调查只见到唯一结果的一株,在中国属独属独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萼翅藤
<!--enpcontent-->
属于使君子科,拉丁学名Calycopteris floribunda。
常绿蔓生大藤木,高5~10米,最长20米,茎的直径5~10厘米。茎皮灰白色,枝纤细,密被柔毛。叶对生,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5~12厘米。总状花序腋生或集生枝顶,形成大型聚伞状花序;花小,苞片卵形或椭圆形,密被柔毛;雄蕊10,2轮排列;子房1室,胚珠3,悬垂。假翅果被柔毛,长约8毫米,具5棱,宿存萼片5,增大为翅状,长10~14毫米,被毛。
生长于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干湿季明显的亚洲热带山地。土壤为砖红壤,pH值45~55。花期3~4月,果期6~8月。
在中国仅发现于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霸后山海拔300~650米处。缅甸、印度和新加坡也有分布。其在中国的分布,有力地说明中国云南西部属于热带北缘气候,有重要科研价值。叶可用作强壮药和去毒药,果可制兴奋剂。
膝柄木
<!--enpcontent-->
属于卫矛科,拉丁学名Bhesa sinica。
半常绿乔木,高13米,胸径60厘米。树皮黄褐色,有发达的板状根。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9~17厘米,叶脉线密成格状。总状花序生于枝梢叶腋,长 2~3厘米,花淡白色,花瓣5瓣,长圆形着生于花盘外围;雄蕊5枚;子房球形,顶端具有一丛长毛。蒴果长卵圆形,长25~28厘米。种子1枚,长约2厘米,种皮黑褐色有光泽,假种皮为肉质,全部或近全部包着种子,黄褐色。
近年发现的热带树种。生长于距海岸不远海拔约50米的丘陵坡地上。与其伴生的主要植物有豹皮樟、潺搞木姜子、红枝薄桃和山小桔等。露出地面的板根,能萌发出新植株。
仅分布于广西合浦,产地仅发现一株大树,很少开花结实,林下未见幼树。也是该属分布的最北端,对研究中国植物区系有重要科学意义。�
珙 桐
<!--enpcontent-->
别名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拉丁学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深灰色,常呈薄片脱落。叶纸质,互生,无托叶,常密集于幼枝顶端,宽卵形或近圆形。花杂性,由多数雄花与1雌花或1两性花组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着生于幼枝顶端,雌花或两性花生于花序的顶端,雄花环绕于周围。花序基部有膜质近于长卵圆形的花瓣状苞片2~3枚,几乎与叶大小相等,但稍窄一些,初为淡绿色,继变乳白色,最后变淡**而脱落,远看像白鸽,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称。核果长卵圆形,倒卵圆形或椭圆形,紫绿色并有**斑点。
生于海拔1250~2200米处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混交林中,偶有小片纯林。分布区的气候冬冷夏凉,多雾多雨。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45~60。在土层疏松、团粒结构好、枯枝落叶层厚的地方生长较好。果期在10月份。
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系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也是全世界闻名的观赏植物。因花的形态有别于本科其它各属,有些学者主张另立珙桐科。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日趋缩小,有待加强保护。
--------------------------------------------------------------------------------
-- 作者:缠来禅去
-- 发布时间:2005-2-19 14:12:10
--
建议管理员应该给楼主颁个奖!
--------------------------------------------------------------------------------
-- 作者:唐朝
-- 发布时间:2005-2-19 14:12:50
--
狭叶坡垒
<!--enpcontent-->
属于龙脑香料,拉丁学名Hopea chinensis。
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75厘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呈块状剥落。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10~20厘米,花瓣5枚,淡红色,长约2厘米,雄蕊15枚,排成2轮。坚果卵圆形,长约18厘米,基部具5枚宿存萼片,其中2枚增大成翅状。
生长于海拔470~700米的山谷、沟边和山坡下部的季节性雨林中,气候夏热冬暖,高温多雨。适于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为耐阴偏阳树种,幼苗、幼树期能耐蔽荫,随后逐渐喜光。
分布区极为狭窄,仅产广西十万大山,是中国热带季节性雨林的特有珍贵树种。材质坚硬,耐腐力极强,有“万年木”之称,可作军工、车船、机械和高级家具等用材。
望天树
<!--enpcontent-->
属于龙脑香科,拉丁学名Parashorea chinensis。
常绿大乔木,树高40~50米,最高可达80米,胸径达15~3米。树干通直,枝下高多在30米以上。大树具板根。树皮褐色或深褐色,上部纵裂,下部呈块状或不规则剥落。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6~2厘米。花序腋生和顶生,穗状、总状或圆锥状,被柔毛,花瓣5枚,黄白色,上有10~14条细纵纹,雄蕊12~15,两轮排列。坚果卵状椭圆形,先端尖,长22~28厘米,直径11~1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
生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向南开口的河谷地区,海拔350~1100米,全年高温、高湿、静风、无霜,干湿季交替明显,土壤属于发育在紫色砂岩、砂页岩或石灰岩母质上的赤红壤、砂壤及石灰土。在湿润的沟谷、坡脚台地上,常组成单种的季节性雨林;在云南常见伴生林。5~6月开花,8~10月为果熟期。
分布于云南南部、东南部及广西西部。树干高大而通直,材质佳,加工性能良好,是热带地区优良的用材树种,同时对研究中国的热带植物区系有重要意义。
普陀鹅耳枥
<!--enpcontent-->
属于桦木科,拉丁学名Carpinus putoensis。
落叶乔木,高达13米,胸径70厘米。树皮灰白色,光滑,小枝灰褐色,疏被长柔毛。叶厚纸质,卵形或宽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5~5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着生于1年的枝上,长25~35厘米,下垂。果序长4~8厘米,直径4~5厘米。小坚果卵圆形,长5~6毫米。�
生长于海拔240的陵上坡林缘。由于受海洋气候影响,湿度较大,全年冬暖夏凉。土壤为红壤,pH值55~57,土层较厚,肥力较高。具有耐阴、耐旱、抗风等特性。雄、雌花于4月上旬开放,果实于9月底10月初成熟。
分布于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岛佛顶山。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掌叶木
<!--enpcontent-->
属于无患子科,拉丁学名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落叶乔木,高达13~15米。树皮黄白色,呈薄片状脱落。小枝黄褐色,有散生皮孔。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4~11厘米,小叶通常5枚,纸质。花小,**至白色,两性。花梗、萼片外密被黄白色棕点,蒴果梨形,红褐色,连柄长22~32厘米,直径5~12毫米。种子卵圆形,黑色,有光泽,有2重假种皮。种子含油脂。
生长于海拔500~900米的中亚热带林中或林缘。土壤主要为石灰岩上发育的薄层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PH值65~75。大多生于石灰岩石山的石沟、洞穴、学习漏斗及缝隙等处,根系露出岩石表面,沿着岩石的节理、石隙间延伸生长,以适应水肥分散的喀斯特生境。萌发性强,通常在树干基部或树桩上萌发许多幼枝。喜光,在林内弱光下生长不如林缘或林内空旷处。3月底至5月初开花。10月果熟。
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和广西西北部的石灰岩山地。种子可榨油,也可供食用等。
异形玉叶金花
<!--enpcontent-->
属于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拉丁Mussaenda anomala Li。
攀援灌木。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对生,薄纸质,椭圆形,长13~17厘米。聚伞花序顶生,长约6厘米,萼片扩大成花瓣状,白色,花冠通常5裂,裂片长约3毫米。浆果长6~10毫米,直径4~8毫米
主要生长在山谷土壤湿润、但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所在地年平均温17℃,年雨量度1800毫米左右。土壤为黄壤,pH值45~55。樊援在中下层乔木树干之上,密茂的森林或灌丛中都比较少见。
仅见于广西大瑶山。1936年在广西瑶山首次采得标本,但近几年多次去大瑶山调查采集都没再找到。本种是中国玉叶金花属中极少见的种类,形态特殊,有重要科研价值。
天目铁木
<!--enpcontent-->
属于桦木科,拉丁学名Ostrya rehderiana。
落叶乔木,高21米,胸径达1米。树皮深褐色,纵裂。一年生小枝灰褐色,有毛。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5~10厘米,宽24~4厘米,叶缘具不规则的锐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多为3个簇生,雌花序单生。果序长35~5厘米,总梗长15~2厘米。小坚果红褐色,有细纵肋。�
生长于海拔170米的山麓林缘或林旁,土壤为红壤,pH植47~53。伴生植物主要有马尾松、青冈、苦槠、黄檀等。雄花序7月显露,翌年4月开放;雌花序随当年生枝伸展而出,4月中旬叶全展,9月中旬果熟,11月中旬落叶。�
仅分布于浙渐西天目山,目前仅存5株。天目铁木不仅是中国特有种,而且是该属分布于中国东部的唯一种,具重要研究价值。
坡 垒
<!--enpcontent-->
属于龙脑香料,拉丁学名Hopea hainanensis Merr。
常绿乔木,高25~30米,胸径60~85厘米。树皮黑褐色,有浅纵裂。小枝和花序上密生着柔毛。叶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5~20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小,偏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花瓣5枚,雄蕊15枚,排成2轮,子房近圆柱形,花柱基部膨大。坚果卵圆形,为增大宿萼的基部所包围,其中2枚萼片扩大成翅状,倒披针形,长约7厘米,有纵脉7~9条。
生于海拔400~800米山区的沟岭、溪旁和东南坡上。要求炎热、静风、湿润的生长环境,土壤主要为在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山地砖红壤和赤红壤。坡垒较耐荫,林冠下天然更新良好。成年林木8~9月开花,翌年3~4月果熟。
零星分布于海南局部山区。现存大树只有数百余株。是海南热带沟谷雨林的代表和特有种,有较高科研价值。木材坚韧耐久,特别耐水渍,不受虫蛀,为海南树种之冠,适作特种工业、工艺及硬木家具等用。目前已列为禁伐树种进行保护,并有小面积试种,生长良好。
合柱金莲木
<!--enpcontent-->
又名辛木,属于金莲木科,拉丁学名Sinia rhodoleuca。
落叶小灌木,直立,高08~15米。茎不分枝或近顶部分枝。叶互生,狭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边缘有密而细的腺状锯齿,两面无毛。花序顶生,狭圆锥状,长6~10厘米,花萼边缘具腺毛,花瓣5枚,白色,椭圆形,退化雄蕊白色,排成3轮。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熟时3片裂。种子小,椭圆形,长仅17毫米。
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亚热带低山和中山上,呈片状分布于密林或疏林下。土壤为山地红壤和谷底冲积土,腐殖质层厚。为林下阴生植物,叶片质薄,不耐强光和干旱,尤以山谷涧边水分经常充足的沙土最为适宜。植株虽然矮小,但根茎很发达,呈匍匐横走状,纵横交错,根茎能不断长出新的植株,所以通常呈小片分散状分布。4月底至6月上旬开花,9至10月果熟。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局部山区,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伯乐树
<!--enpcontent-->
又名种萼木,属于柏乐树科,拉丁学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60厘米。小枝有心脏形叶痕。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80厘米,小叶长圆形、窄卵形或窄倒卵形,下面有锈色柔毛。花为两性,白色,直径约4厘米,雄蕊棒状,子房狭卵圆形,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近球形,成熟时棕色,长2~4厘米,木质。种子近球形,橙红色。�
生长于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地带,海拔500~2 000米湿润的沟谷、溪旁坡地。土壤属红壤类中的黄红壤,呈酸性pH值45~60,肥力较高。常散生于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为中性偏阳树种,幼树耐阴。深根性,抗风力较强,稍能耐寒,但不耐高温。分布区东部的伯乐树于3月中旬冬芽开始膨大,4月上旬展叶;花于4月下旬开放,5~6月为盛花期;果实于 10月成熟。�
星散分布于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为中国特有的古老残遗种,有重要科研价值。木材硬度适中,不翘裂,色纹美观,是优良的家具及工艺用材。�
--------------------------------------------------------------------------------
-- 作者:唐朝
-- 发布时间:2005-2-19 14:16:37
--
裸子植物
长白松
<!--enpcontent-->
别名美人松,属于松科,拉丁学名Pinus sylvestris。
常绿乔木,高25~32米,胸径25~100厘米。下部树皮淡黄褐色至暗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片;中上部树皮淡褐**到金**,裂成薄鳞片状脱落。针叶2针一束,较粗硬,稍扭曲,微扁。雌球花暗紫红色,幼果淡褐色,有梗,下垂。 球果锥状卵圆形,长4~5厘米,直径3~45厘米,成熟时淡褐灰色。种子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灰褐色至灰黑色。�
适于生长在气候温凉,湿度大,积雪时间长的寒温带山地。土壤为发育在火山灰土上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腐殖质含量少,保水性能低而透水性能强,pH值47~62。为喜光的阳性树种,根系深长,可耐一定干旱,在海拔较低的地带常组成小块纯林,在海拔1300米以上常与红松等树种组成混交林。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球果翌年8 月中旬成熟,结实间隔期3~5年。�
天然分布区很狭窄,只见于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北坡。为较好的造林树种,树态美观,又适作城市绿化树。
银 杏
<!--enpcontent-->
别名白果,属于银杏科,拉丁学名Ginkgo biloba。
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树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叶形状似扇,两面均为淡绿色。雌雄异株,偶见同株,花球状,雌球花有长梗。种子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35厘米,直径15~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或橙**。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交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一般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寿命长,中国有树龄3000年以上的古树,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 仍能正常结实。�
是银杏科唯一现存的种类,被称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活化石”。野生状态的银杏仅见于浙江天目山,零散分布于海拔300~1100米的阔叶林内和山谷中。又是珍贵的用材和观赏树种,叶、种子还可作药用。�
银 杉
<!--enpcontent-->
别名衫公子,属于松科,拉丁学名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常绿乔木,高达24米,胸径40~85米。树皮为暗灰色,并龟裂成不规则的薄片,叶螺旋状排列,辐射散生,在小枝上排列紧密呈簇生状,线形。雌雄同株。球果卵圆形,淡褐色或绿褐色。种子暗绿色。
生长于海拔940~1870米针阔叶混交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常萌发于陡坡山脊、孤立的石山顶部或悬崖绝壁缝隙中。其胚胎发育与松属植物相似。
中国特有孑遗种。分布于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多见于海拔940~1870米地带。银杉的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被发现,有重要研究价值。树形古雅美丽,可供观赏。
资源冷杉
<!--enpcontent-->
属于松科,拉丁学名Abies ziyuanensis。
常绿乔木,高20~25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白色,片状开裂。叶在小枝上面向外向上伸展或不规则两列,下面的叶呈梳状,线形,长2~48厘米,宽3~35毫米,树脂道边生。球果椭圆状圆柱形,长10~11厘米 ,直径42~45厘米,成熟时暗绿褐色。种子倒三角状椭圆形,长约1厘米,淡褐色,种翅倒三角形,淡紫黑灰色。�
分布区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夏凉冬寒,雨量充沛, 雪期及冰冻期较长,终年多云雾,日照少。土壤为酸性黄棕壤,pH值45~5。散生于海拔1500~185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树冠高耸于阔叶林层之上,幼树耐阴,大树需要一定的光照,花期4~5月,球果10成熟。结实有间隔期。�
仅分布于广西东北部资源县和湖南西南部的两个县。植株较少,又多属老龄林木,亟待采取保护措施。
苏铁属
<!--enpcontent-->
苏铁属植物均为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茎干圆柱形,由宿存的叶柄基部所包围。叶羽状,叶螺旋状排列,长达05~24米,厚革质而坚硬,羽片条形,长达18厘米,边缘显著反卷。花顶生,雌雄异株,雄球花长圆柱形,雌球花略呈扁球形,花期6~8月份。种子卵形微扁,多为红色,长2~4厘米。
苏铁属为喜光植物,好生于温暖、干燥及通风良好之处。不耐寒,生长缓慢。土壤以肥沃、微酸性的沙质土壤为宜。种子成熟期为10月份。
红豆杉属
<!--enpcontent-->
红豆杉属植物均为常绿乔木或灌木,雌雄异株、异花授粉。球花小,单生于叶腋内,早春开放。雄球花为具柄、基部有鳞片的头状花序,有雄蕊6~14,盾状,每一雄蕊有花药4~9个;雌球花有一顶生的胚珠,基部托以盘状珠托,下部有苞片数枚。种子坚果状,球形,着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当年成熟。
为典型的阴性树种。常处于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散生,基本无纯林存在,也极少团块分布。只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黄壤、黄棕壤上良好生长,苗喜荫、忌晒。其种子种皮厚,处于深休眠状态,自然状态下经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天然更新能力弱。从红豆杉植物体内提取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红豆杉属植物全世界有11 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中国有4种1变种: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 、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中国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又称观音杉。高达30米,干径达1米。树皮红褐色,长条裂。种子扁卵圆形或倒卵圆形,杯状假种皮红色。性喜生长于气候较温暖多雨地方。
中国特有种。分布较广,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等地。华中区多见于1000米以上的山地上部未干扰环境中。华南、西南区多见于1500~3000米的山地落叶阔叶林中。相对集中分布于横断山区和四川盆地周边山地。木材耐腐,可供土木工程用材;还可供园林绿化用;种子含油率达60%。。
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又称美丽红豆杉,为红豆杉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枝垂软、皮红褐、叶子狭长。树姿古朴端庄,因而又被称为“美丽红豆杉”,是一种优美的常绿观果树种。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山区及河南、陕西(秦岭)、甘肃、台湾等省的山地或溪谷。资源储量相对较其它各种红豆杉大。由于其材质坚硬,水湿不腐,是工程优良用材。木质细腻,心材紫红色,也是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特种用材。武夷山区一些树庄中,常有树龄较长的南方红豆杉树,树高十数米、树干要数人才能合抱
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e)别名紫杉。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冠阔卵形或倒卵形,雄株树冠较狭而雌株则较开展。产于吉林辽宁东部长白山区林中。阴性树,生长迟缓。浅根性,侧根发达,喜生于富含有机质之潮润土壤中,性耐寒冷,在空气湿度较高处生长良好。木材致密坚硬,材质耐朽,美丽芳香,不易翘裂,是优良建筑用材。
云南红豆杉
(Taxus yunnanensis)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雌雄异株。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和四川西南部,多见于海拔2000米~3500米的杂木林中。其材质优良,可用于建筑、家具、器具等,其提取物紫杉醇有抗癌作用。
西藏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nZuc )又称喜马拉雅红豆杉,是西藏特有树种。常绿小乔木和灌木,具开展或向上伸展的枝条。 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吉隆等地和邻近的云南部分地区。生于海拔 2500~3400米的云南铁杉、乔松、高山栎类林中。西藏红豆杉是中国分布区最小,也是资源蕴藏量最小的种类,但资源基本未遭破坏。
百山祖冷杉
属于松科,拉丁学名Abies Beshanzuensis。
常绿乔木,高可达17米,胸径80厘米。枝轮生。叶螺旋状排列,线形,先端有凹缺,上面亮绿色,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幼树极耐荫。结实周期2至5年,5月开花,11月球果成熟。
为近年来在中国东部中亚热带首次发现的冷杉属植物,中国特有古老残遗植物,仅分布于浙江南部百山祖南坡海拔1700米的林中。对研究植物区系和气候变迁有重要意义。
水 松
属于杉科,拉丁学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
半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60~120厘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裂成不规则条片,内皮淡红褐色。枝稀疏平展,上部枝斜伸。叶为鳞形、线状钻形或线形,在宿枝上的叶十分小,为鳞形。种鳞木质,扁平,倒卵形,背面接近上部边缘有6~9个微反曲的三角状尖齿,近中部有1反曲的尖头。种子下部有膜质长翅。
适于生长在
被誉为绿色熊猫的珙桐在结构层次上与大熊猫有什么不?
植物熊猫,主要为弊扮比喻的方法,含义为植物学界的大熊猫,喻指跟大熊猫一样甚至更宏颤加珍贵的野生植物,简称植物熊猫。被称为植物熊猫的植物,主要租绝灶有银杉,报春苣苔,沙地云杉,金花茶,水杉,红豆杉等。
植物熊猫是指什么树
A、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A错误;
B、银杏俗称“白果”,B错误;
C、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C正确;
D、水杉无花,只有孢子汪则闷叶球,其形态结构上与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孢子叶球盯敬(球花)相困弯当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其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因此水杉属于裸子植物.D错误.
故选:C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哪八种
植物熊猫是指银杉树。
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树种。银杉,裸子植物,松科,是一种高十至二十几米的常绿乔木。胸径40厘米以上。树皮暗灰色,老时则裂成不规则的薄片。大枝平展,小枝节间的上端生长缓慢、较仿雹段粗,或少数侧生小枝因顶芽死亡而成距状。一年生枝黄褐色,密被灰**短柔毛,逐渐脱落。二年生枝呈深**。
分布于中国广西北部龙胜县花坪及东部金秀县大瑶山,湖南东南部资兴、桂东、雷县及西南部城步县沙角洞,重庆金佛山、柏枝山、箐竹山与武隆县白马山,贵州道真县大沙河与桐梓县白芷山。
生长习性:
银杉生长需要一定光照,但林中银杉一般几株至20株,有的仅1株,容易被生长快的阔叶树所荫蔽,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被生长较快的阔叶树种更替而陷入灭绝的危险。5月开花授粉,翌年6月受精,球果10月成熟。球果卵圆形,淡褐色或绿褐色。种子暗绿色。中国特有孑遗种。
银杉分布区位于气候潮湿,年均温84-148℃;多雾,年均相对湿度80%以上的中亚热带,生于中山地带的局部山区。产地气候夏凉冬冷、雨量多、湿度大,多云雾,土壤备誉为石灰岩、页岩、砂肆坦岩发育而成的黄壤,黄棕壤或**石灰土,pH35-60,土层浅薄,多砾石。
哪一种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
银杉、珙桐、云南蓝果树、水松、萼翅藤、望天树、藤枣、银缕梅等。
1、银杉
银杉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植物学家称为“植物熊猫”的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稀世珍宝。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保险公司为银杉办了火灾保险。在城步县沙舟洞银杉保护区,生长着58株枝壮叶茂的银杉树,其数量之多在国内外均属罕见。
2、珙桐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
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及挖掘野生苗栽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日益缩小,若不采取保护措施,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珙桐是距今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
3、云南蓝果树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级。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年9月——极危。分布零星,数量极少,处于极度濒危状态。20世纪90年代前,发现的采集点均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共发现8株;
20世纪90年代后,在中国云南德宏州发现云南蓝果树的新分布点,见于盈江芒允、瑞丽南畹河边及陇川龙江,先后发现6株。其中,仅瑞丽南畹河的分布点位于保护区内。
4、水松
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 (VU)。
该种为中国特有树种,木材实用价值大,可栽于河边、堤旁,作固堤护岸和防风之用。树形优美,可作庭园树种。可作药用。
5、萼翅藤
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濒危种。萼翅藤为单种属植物,在中国分布范围十分狭窄。由于森林破坏比较严重,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6、望天树
云南南部产地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州誉,由森林派出所进行保护;残存于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南部的大树应加强保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热带植物园已有栽培。望天树对研究中国的热带植物区系有重要意义。该物种已被列为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7、藤枣
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濒危种。仅见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局部地区,个体极少,经调查只见到唯一结果的一株,极易被毁,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8、银缕梅
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 (CR)。
银缕梅材质坚硬,纹理通直,结构细密,切面光滑、浅褐色、有光泽,可作细木工、工艺品、家具等。树姿古朴,干形册渗段苍劲,叶片入秋变**,花朵银丝缕缕更为奇特,可作园林景观树,也是优良的盆景树种。
参考资料来喊笑源:百度百科-银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珙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南蓝果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萼翅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缕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天树
有“植物世界的熊猫”和“鸽子树”之称的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这些珍稀植物中有些绝对算是“熊猫”级别的宝贝,在这个珍稀植物的“集结”地,人们到底能够看到哪些“树中熊猫”呢主持人在这里择要做下介绍。
银杏———金色化石树
福州森林公园总工程师张晓萍告诉我们,银杏是跟恐龙同时代的植物。生长是“蜗牛速度”,从栽种到结果要20多年,40年后才大量结果,寿命可达千余岁。
前世今生:它的祖先在27亿年前的古生代二叠纪就已经出现了。在经历了第四纪冰期后,大量植物灭绝,仅遗存银杏一种在亚洲东部的局部地区。因此,银杏成了孑遗植物,独居于银敏迅杏纲。
用途:极少病虫害发生,抗污染,适于做城市行道树及污染区绿化树种栽培。种子和叶还可药用。
檀香———香香的“寄生虫”
“降香黄檀,如今的价格可是翻着跟斗往上蹿,现在已是按斤卖了!”不过,张工告诉我们,以斤论价,其实它就是檀香树的心材。不过,她说,檀香树的生长过程不太“光彩”,原来,檀香树是一种半桥大此寄生性常绿乔木,它与众不同的是须根上长着千千万万个“吸盘”,这些“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寄主植物上,从它们那里获得营养物质。虽然檀香树的根系也从土壤中吸取少量营养,但主要还是靠寄主植物的营养而成活。
前世今生:檀香树原产印度南方及印尼帝汶群岛。
用途:檀香木具有极强的耐腐性。
1987年江苏淮安县出土的明代王镇夫妇合葬墓,同样模式的墓坑和棺椁,只因为王镇用了檀香木制作棺材,发掘时尸体仍然完好无损,其夫人却因为棺木不是檀香木制造的,便仅存骸骨。
水杉———植物界的国宝
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前世今生: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只有在中国,水杉得以幸存。张总工告诉我们,直到1946年,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和树木学家郑万钧共同研究,才证实它就是亿万年前在地球大陆生存过的水杉,从此,植物分类学中就单独添进了一个水杉属、水杉种。
用途:水杉生长极迅速,是荒山造林的好树种。其心材质是造船、建筑、桥梁、农具和家具的良材。
珙桐———蜚声国际的“中国鸽子树”
珙桐的花紫红色,由多数雄花与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的头状花序,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苞片,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四五月间,当珙桐花开时,张张白色的苞片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非常美观,因此称为“中国的鸽子树”。
前世今生: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过后,地球上很多树种都灭绝了,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在局部地方保留下一些古老的植物,珙桐就在其中。
现在在湖北的神农架、贵州的梵净山、四川的峨眉山、湖南的张家界和天平山以及云南省西北部,可以看到零星的或小片的天然林木。它们大都生长在海拔1200~1500米的山地。
用途:珙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义。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红豆杉———植物黄金
由于红豆杉分布地域较窄,加之人为盗伐,如今已近濒危边缘。所以各国为保护不多的红豆杉自然资源,已禁止一切砍伐。
目前98%纯度的紫杉醇比黄金价格还要昂贵。
前世今生:红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
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
用途:红豆杉中内含紫杉醇。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显著的抑制肿瘤作用,被认为是当仿乎今最有开发前途的抗癌药物。
银杉珙桐
试题分析: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乱塌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珙桐树盛开繁花,它雹陪橡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源旁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熟知我国的珍稀植物,即可解答。
上述内容便是关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花朵像白鸽,被称为植物中的绿色熊猫的是什么树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帮助衷热新浪微博的朋友!更多丰富资料,请继续关注神奇下载站,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